首页 > 新闻资讯 > 产业资讯
国产碳纤维发展将迎来春天
发布日期: [2023/1/3] 共阅读 [596] 次

2022年,在纺织下游市场需求不振、整体化纤市场行情严峻、价格全年处于低位运行、行业开工率明显不足、企业盈利压力重重等背景下,国产碳纤维继续上演了一枝独秀的“剧情”。这一年,生产线基本满负荷运行、产品产销两旺、企业普遍赚得“盆满钵满”、多个新项目争分夺秒赶工期……

小丝束稳定供应重大领域

  航空航天历来是碳纤维优势应用领域,所用产品为小丝束。向航空航天领域的大客户定向供应的订单,是我国碳纤维产业每年能够保持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威复材”)是我国的国防军工用碳纤维的主力供应商。去年年底,光威复材签署了总额为20.98亿元、为期10个季度的定型纤维销售合同,合同期为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底。今年前三季度,光威复材实现营业收入约19.4亿元,同比下降1.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5亿元,同比增长21.36%。产品和业务不断多元化,持续性的高研发投入以及业务的梯次培育和发展,都是公司业绩稳健发展的坚实基础。

小丝束高端民用市场供不应求

  今年,T700、T800等高端小丝束碳纤维在民用领域供不应求。


  “碳纤维行业今年有一个突出现象,新进入的企业多,新增产能多。大家会担心,当这些新产能陆续投产后,总产能是不是又多了?其实,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某业内人士表示,“从产品角度看,今年T700及以上型号产品的竞争压力较小,因为这类产品的技术门槛比较高,难以实现简单、快速复制。而新投资的项目主要是扩张大丝束产能,产能可以较快、大规模地复制。从价格方面看,T700、T800等高性能碳纤维今年的价格比较稳定,基本处在220元/公斤至240元/公斤的区间。”

大丝束产销两旺但有所降温


  “回想去年,国产大丝束碳纤维‘一丝难求’。就算是采购量大,或者是有战略合作的客户,也经常从生产厂家拿不到货,而且厂家的报价时时在涨。由于实际采购价比约定价涨了不少,有些企业去年全年的原材料成本增加了很多。”一名业内人士感慨道。

  今年,大丝束碳纤维市场依然处于产销两旺状态,生产企业依然赚得“盆满钵满”。

  吉林碳谷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碳谷”)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19亿元,同比增长110.01%;归属净利润为4.84亿元,同比增长170.1%。去年全年,其主营业务营收为12.09亿元,同比增长104.14%;归属净利润为3.15亿元,同比增长126.09%。而2020年,其净利润还在亏损中,亏损3004.77万元。

  吉林碳谷表示,今年公司的产品在工业用和民用市场的应用拓宽,原丝销售增加。随着大丝束新产品逐渐完成定型,新老产品的品质不断提升,公司主要产品产销两旺,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支撑净利润增长。


  “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市场‘拼价格’的局面,或许已经开始了。”一名碳纤维行业资深从业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