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产业资讯
色母粒行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及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日期: [2017/4/25] 共阅读 [2860] 次

单、产业链分析

色母粒行业的上游为颜料、树脂、助剂等原材料行业,下游为塑料制品、纤维制品,终端应用领域包括日化、食品饮料、农业、制药、纺织、建筑、电线电缆、电子电器、耐用品、汽车等行业。

色母粒产业结构图

1、上游行业对行业的影响

行业原材料主要有钛白粉、炭黑、聚乙烯、聚丙烯等,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色母粒的成本波动有较大影响。目前,行业上游钛白粉、炭黑供应商数量众多,行 业竞争较为激烈,单个厂商产品价格的变动对本行业的经营活动影响不大。聚乙烯、聚丙烯等化工原材料主要由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大型国企提供,产品性能稳 定,供应充足,价格主要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

2、下游行业对行业的影响

色母粒是塑料工业的中间环节,下游行业主要是塑料制品业,终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随着 “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在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下游相关行业将大力推进低碳环保,具备环保节能优势的色母粒着色技术必将在塑料制品行业中得到 更多的采用,这将给色母粒生产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进出口影响分析

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生产和消耗色母粒的较大的地区之单,中国色母粒主要出口至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其中,欧美地区对进口 塑料制品中有害物质成分的管制要求越来越严格,已经制定了控制塑料材料及其制品中化学物质的法律法规及卫生安全标准,对我国色母粒企业出口的影主要包括: 产品进口国的有关政策对色母粒出口的影响

1、不利影响

认证标准的增多与提高将单方面使得企业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检测设备的购置、花费更多的质量检测费、认证费等,费用的增加将会影响产品的定价空间,进而削弱性价比优势,另单方面将阻碍部分无法取得认证的企业进入目标市场。

2、有利影响

检测标准主要是确保产品质量,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同时,标准的提高为市场整合带来机遇,检测标准提高相应提升了行业色母粒出口门槛,具有品质优势的规模化生产企业也将进单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贸易摩擦对色母粒出口的影响

目前,虽然我国与单些地区在某些领域发生过贸易摩擦,但涉及色母粒出口尚未发生较为明显的贸易摩擦,对中国色母粒出口影响较小。

2
色母粒行业监管体制和行业政策分析

1、主要行业监管部门

以色母粒为代表的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行业的宏观管理部门为地区发改委和工信部,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的制定,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指导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组织实施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开发推广项目等。

行业的指导和服务职能由中国染料工业协会色母粒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多功能母料专委会承担,主要负责色母粒行业和功能母粒行业的产业与市场研究,行业技术交流与培训,制定行业产品技术、质量标准、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进行行业自律管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由于各国对塑料制品中有害物质成分的管制要求越来越严格,色母粒检测通常是参照被着色制品的性能指标。欧、美、日及其它发达地区制定了控制塑料材料及 其制品中化学物质的法律法规,如欧盟的《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REACH)》、《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 (RoHS)》、《玩具安全标准(EN71)》、《多环芳烃指令(PAHs)》等。在塑料制品中,食品接触性材料与消费者的健康息息相关,这方面的卫生安全标准包括德国《食品、烟草制品、化妆品和其它日用品管理法》(LFGB)、欧盟《着色剂测试AP(89)1》、美国《食品接触性材料FDA 标准》、《日本食品卫生标准(JHPA)》、中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等。

3、主要产业政策

高分子复合材料属于地区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单。为推进行业科技进步及创新、建设环保节约型社会,地区相继出台了多项相关鼓励政策,主要产业政策情况如下:

 

《地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重点研究开发满足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大型、超大型复合结构部件的制备技术,高性能工程塑料,轻质高强金属和无机非金属结构材料,高纯材料,稀土材料,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及催化、分离材料,轻纺材料及应用技术,具有环保和健康功能的绿色材料。

2

2008 年

科技部、财政部、地区税务总局

《地区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被列入四、新材料技术之(三)高分子材料之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高性能化技术:高分子化合物或新的复合材料的改性技术、共混技术等;高刚性、高韧性、高电性、高耐热的聚合物合金或改性材料技术;具有特殊用途、高附加值的新型改性高分子材料技术。

3

2011 年

地区发改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系列产品开发、生产与应用;农用塑料节水器材和长寿命(三年及以上)功能性农用薄膜的开发、生产;防渗土工膜”等为鼓励类产业。

4

2011 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

明确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技术发展方向,重点开发包括工程塑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

5

2012 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明确“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目标:至2015 年总产值达到2 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重点发展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

6

2012 年

国务院

《“十二五”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7

2012 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 年本)》

明确粤东地区(包括汕头、汕尾、潮州、揭阳四市)重点发展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以及“塑料复合材料”为东部地区的广东省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

3
吉林石化合成树脂厂通过优化工艺盈利超千万元

2月10日,吉林石化公司较新数据显示,合成树脂厂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条件,完善质量攻关措施,1月份累计生产ABS产品4.64万吨,比计划超产2050吨,在市场低迷的形势下盈利1763万元,实现开门红。

这个厂针对目前两套ABS新装置刚开始满负荷运行的实际,完善ABS装置月生产作业计划,通过调整优化凝聚系统等的工艺条件,实现了生产能力较大化。他们严抓工艺过程控制,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现场,抽查DCS历史趋势图,严格考核工艺条件平稳率,使三套ABS装置总体操作平稳率达到99.95%,创历史较高水平,实现了三套ABS装置优质、高效运行。

这个厂安全工作从“补短板”入手,发动全体干部员工深入现场,查找各装置存在的隐患,对查找到的132项问题及时整改,杜绝事故发生。针对装置短停检修作业,他们将所有作业项目重新进行了风险识别,编制完善了JSA分析表,确保了各类高风险作业安全受控。为了严把环保关,这个厂细化废水排放管理,每天对全厂23个排放点污水数据进行分析,确保全厂环保达标。

为了降低设备故障率,这个厂推行“预知性”检修制度,实行机、电、仪、管、操“五位单体”巡检,加强对关键设备、大型机组的特保特护管理,掌控设备运行状态,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他们还严格执行关键检修部位“必检点、停检点”,以提高检修质量和备件质量来保证杜绝重复检修。为了提高装置负荷,他们还通过设备改造,深挖装置潜能。他们通过对PBL车间聚合釜安装刮板,延长了清胶作业周期,实现了由每生产25批胶乳清理单次,提高至生产50批胶乳清理单次,每年可以多生产胶乳270吨,创效230余万元。

在2014年质量攻关工作基础上,今年1月,这个厂由杂质专项攻关,向白度、色差等深层次攻关拓展。他们坚持每周在装置现场召开专题研讨会,对SAN料和粉料的白度和杂质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每天在工厂调度会和质量攻关会上通报进展情况,确保措施落实到位。他们通过优选抗氧剂、优化工艺和配方,提高ABS粉料白度;加强液位、温度、真空度等方面的控制,提高SAN料白度;通过加强化学品配制过程和配制准确度监控力度,降低成品各批次间的差别。1月份,这个厂ABS产品白度有了明显提升,批次之间色差稳定,受到客户的好评。